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4

那就是我想要的單純人生滋味

Image
令我生氣的事,從來沒有改變。我不會乖乖走進黑夜,也不會乖乖迎接白天。很不幸地,我的憤怒和對改變的渴望始終一致。我這種態度有時會有幫助,但有時會讓所有人感到厭煩,包括我自己。                                                                                           ~Bob Geldof 這段話有打中我。 人都具有些許複雜而矛盾的特質,最糟的是自己看似順從的外表,內在偏偏反骨,所以很難找到定位聚焦,或許也很難找到同伴。最哀傷的是變色龍當久了,也忘了自己原本是什麼。這段時間,本以為去除法可以幫我形塑出喜好的基本形狀,切來削去卻磨掉了最初的樂趣。 那個嚮往自由本質的靈魂,到哪,都不會滿意的。我終於懂了。 所以,我只要掌握那一丁點尊嚴與趣味。那就是我想要的單純人生滋味。    

分離

Image
                                          (命運女神 轉動生命之輪來紡織人的生命之線) 關於分離的議題總是讓我著迷。後來才察覺到這可能與自己月亮雙子對於下意識地尋找另一個失去的另一半(手足)有關。也許這種失落感受被自己理想化,往後在許多平輩共存或團體相處的過程中,會莫名被喚醒。 分離引起覺知,但獨立的意識卻是痛苦的。 "家族占星全書"裡面提到:我們能夠依附的程度也是我們可以分離的距離。這種微妙的能力是從家庭裡學到的。John Bowlby提出三種依附方式: 1. 安全的依附 2. 焦慮的抗拒依附:保護機制時有時無,造成不願意分離或向外探索。 3. 焦慮的逃避依附:完全缺乏照顧關懷,發展出防衛性的自我依賴感。 分離與連結之間密不可分,在擁有安全依附之下,才能具有分離能力,而不會出現破壞性的情緒。 看到"家族占星全書"一書提到"成功的離家"概念,才想通自己為何一直有著奧德賽般回不了家的飄泊感。因為當初執意不想重考就進大學的我,並沒有受到父母的信任與祝福,然後就那樣離家了。又因為舉家遷移,我沒有意識到再也沒機會回到那個居住了15 年的家,回不去那個有同學與鄰居的故鄉。於是我整個大學生活都抱著想離開現狀、異鄉人的心情,沒有可以歸屬的地方。這也是我月海對相的反映,那些安全感與記憶都像流沙般悄悄消失不見了。 再次對於"好好說再見"這回事的震撼是來自於育兒經驗。月亮雙魚的小貝也有嚴重分離焦慮的階段,所以一直以來避免分離的狀況發生。有一回家族的出遊以吵架收場,結果各自回家。這才想起從小孩出生後,我從來沒有與他分離過,那時的我內心後悔萬分,雖然分離不過短短一個下午,卻意識到人與人之間,"說再見"這樣看似儀式的事,卻有如畫句點一樣重要。人與人之間總有些意見不合或者誤會的時刻,但沒能在關鍵時刻解開心結或者破冰,那個狀態就可能那樣持續下去,這也是一種"沒說再見"的遺憾。 所以,不論任何時候、任何年紀,在關鍵時刻,一定要好好說再見喔。

意義

Image
不確定這是想證明什麼或挑戰什麼 那些深陷泥沼的時刻  憤怒的瞬間 種種  一點一滴累積 好像在等待終於受不了的那一刻    點燃最後的引信   然後瀟灑的離去 或許很孩子氣   也沒能幫助誰成長 在那之前   還在尋找到這裡來的意義 到底有什麼意義

友誼,難以衡量的人類情感

Image
不可否認,友誼是人與人的關係中,相當因人而異又非常容易變動的一種類型。從小到大的友誼應該是多到數不清,有時動機也相當可議。隨著自身的想法改變、身邊生活圈的異動,不斷更替的朋友圈顯然有時跟當時的生活型態很有關聯。 雖然"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這書名也下得太聳動了,但卻又透露出某些真實。 每七年,我們朋友圈裡的成員,會換到一半 (賓果!) 每十年,我們常撥電話的清單,會有一半淡出我們的人生 (又賓果!) 不過大家應該都同意,曾遇過某些朋友,因此撼動過自己的一些信念吧? 根據社會學家Nicholas Christakis 與政治學家James Fowler在2002年社交網絡的研究,統計結果很有意思:"一般人在一年中平均會有48天覺得孤單寂寞,多兩個朋友,就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少了10%的孤獨感。有趣的是,家人的人數在這方面完全沒有影響。"就算是配偶,在緩解寂寞上的功力也不及朋友,手足則完全不影響一個人的寂寞程度。 所以光是這點,加上我特有的"村上春樹"獨子理論,應該是立論相當堅強,哈。重點不在手足,而在朋友啊! 朋友對人生極具影響力,他們很輕易就能帶來像正面效應一般引起負面效果,尤其當他們不適合你,或者你們之間的動態不健康時。就算是可親、相契合的朋友,偶爾也會讓我們苦惱、受傷,友誼本身不定的特質,有時難度更勝戀愛或家庭關係的衝突。 或許特別在意友誼這回事,意味著自己對於保持某種距離的這種人類情感,比較擅長,或者也感覺比較安全吧?也有點世界大同的意味,何處都有朋友,也許基於同樣的理想、興趣或共鳴。

最近迷上的是...

Image
剛到公司的時候,才剛開始看"SHINee美好的一天",把它當旅遊節目神遊的我,居然慢慢喜歡上這5個大男孩,各自有不同的理由在旅行,身在異地卻彷彿家人般心繫著彼此。看完整個節目的時候內心還非常捨不得,難得這麼入戲呢。 這源頭是來自好友推薦,一向喜歡男子團體的她不足為奇,但我從小到大從來沒迷上任何男子團體,看著韓國實境節目,從生活互動中逐漸了解每個團員的性格,這才有些了解我的指導教授為什麼能一直保持著熱情研究流行文化,因為年輕人的熱血和夢想永遠不死啊! 所以就算待在超大組織、被高度控管的行業,明明是做品牌媒體的單位卻被東綁西綁,一切都是挑戰自己的最底限,以往最討厭各種束縛的加總......只要想到回家可以看SHINee的節目或MV,那些烏煙瘴氣的事就算了......果然這就是迷妹的心情啊! 事後回想起來,這個夏天木星到我的11宮獅子星群,周圍的事物都相當符合:因為社群媒體與高中同學聯繫上、經營社群媒體、迷上閃耀的男子團體。所以我每天都帶著輕盈的腳步,聽著SHINee的舞曲踏上前往公司的路途(怎麼能這麼正面啊?!)幸虧有他們,讓我平靜走過剛到大組織的辛苦與不適,似乎也更堅定了自己不論幾歲,都想保持那種Rocker的熱血心情,Fight!

中年期許,旅行的奇想

Image
今年生日的時候收到一本書 --" 1年計畫10年對話 "。對褚士瑩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很有興趣(公益旅行家,根本是把最棒的兩種夢想結合了),之前在書店有約略翻過這本書,對於他的生活提案很有共鳴,或許是因為血液裡有種"世界旅人"的關係吧! 一直很佩服會計畫10年後自己想變成怎樣的人,然後一路上朝目標孜孜不倦的實踐者。我承認自己是個想法一直在變的人, 5年後的我會去推翻自己以前的想法也不足為奇。為了避免自己有認知不和諧的挫敗,只好容許自己保持"且走且看"的"彈性",秉持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隨緣心態。 不過有些執念是不論幾歲都會放在心上的,比如說旅行。 7年前沒能堅持壯遊的夢想,客觀來看,現在更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執行...但我不想因此放棄變成終生遺憾,也不想等20年小孩長大再去實現。如果說連" 帶媽媽去旅行:幸福與夢想的背包客之旅 " 這樣32 & 60歲的背包母子檔都能環遊世界360 天,那我的旅行夢就算小case嘛。 還有一些有點奇幻的未來夢想,比方說在國外旅行養老,如果未來小孩想見老母,還得先確認一下本人在哪個國度(這會不會太囂張?)當然這前提可能要先具備三種條件:健康的身體、最低限度需求的生活方式、使用跨國語言。或許因為我從來沒有固定的家(小哀傷),乾脆拋棄對固定資產的需求,發揮蒲公英式的自由來生活可能比較實際。保持這個大方向往前行進,或許這就是找到一件讓自己人生著迷的事吧。 這一年已歷經多次的"內心死亡",顯然中年危機來得早些。慢慢意識到披著土星外衣的自己,骨子裡天王星的改革與反動總是勝出。我想,我學著慢慢讓他們攜手合作,穩定中革新,免得嚇人又嚇己(哈)。

一起看日劇

Image
午夜12點。 明明叫了計程車,但看到"最棒的離婚"第6集的最後5分鐘,燈里悲痛的訴說著女人的等待與悲哀,而光生冒出"放克的一家人"展開絕妙結尾...現場4個女子都定住不動了。 真的是久違了,關於大家一起看日劇這回事。這是一種屬於20世紀電視時代特有的閱聽人體驗。現在看電視劇已經變成很個人性的事,時間平移(time-shift)、多屏互動、隨時空方便用手機、電腦、平板各種載具觀看,一群人居然能一起坐在客廳看日劇...這應該算是一種感人的奇蹟吧。 關於一群女生一起看日劇的回憶,有好多不同時空... 20年前,那個年代的學生沒有個人的電視、手機、網路,只能在交誼廳跟大家共享那台電視。猶記得淡江大學和文大女宿舍的交誼廳,就是個一群女生一起哭一起笑的空間,尤其"東京愛情故事"裡莉香再怎麼受傷,也仍用爽朗的口吻喊著完治,大家會一起鼻酸... 還有去師大找外宿同學一起看 Over Time (三十拉警報),那個在房間送東京鐵塔給夏樹的宗一郎,是大家心中最溫柔的姊弟戀原型... 和不認識的同學,或者熟悉的室友一起看日劇,是屬於美好的女孩回憶,同時間共享日劇裡那既酸又甜的愛情滋味,啜泣著或抽面紙的聲音是最真實感人的律動。 之後脫離了電視管道,到處找日劇光碟用電腦看,閒暇時跟朋友藉由光碟交流"互通有無",總在師大轉角屈臣氏旁相片沖洗店前挖寶...雖然現在科技便利到不用買光碟也能隨時上網觀賞影集,但不知怎麼的...有時卻很想念這種類似家人的"共賞"行為,因為這種能同時觀賞影集的活動,大概只剩和朋友相約看電影了吧。 所以,那個讓我跌進回憶的晚上,內心非常澎湃而感動。此時此刻,我們能夠一起在客廳看電視播的日劇,共享那段時光,彷彿回到年輕時密友們吱吱喳喳訴說著那個暗戀的男孩,關於我今天的心情... 那是最棒的夜晚,女孩們。

最陽光的死神君

Image
這一季的日劇有點弱,能讓人想追劇的大概就"倒數第二次戀愛續集"和這部"死神君"了。 「恭喜你!我來迎接你了」,每一集死神君拿出口袋中的名片,向將死之人介紹自己。 但真正能接受 "死亡是件值得慶賀的事"的,大概只有長年經歷病痛折磨的老人吧。 大野智來飾演 新手 死神 NO.413意外適合!跟一般人想像的"死神"有點不同,他們的工作是 將人的靈魂導入靈界, 不能決定死者是誰或者死亡時間,工作是手持"死亡筆記本"依照計畫通知將死之人,提醒他們死前可以完成的"最後心願"(感覺是輔導老師來著...)。 雖然其中也不少年輕人類將面臨死亡,同樣反映出人無所不在的慾望以及與他人的羈絆。有趣的設定是,死神 還得跟"惡魔"這樣的"同業"競爭,因為惡魔總會嗅到人類的弱點,誘惑人類向他們許三個願望;一旦達成,惡魔就能取走人的靈魂,那麼就會引起天界靈魂數目的混亂。 由於這個死神太有人情味也有點同理心過剩,對人類的眼淚或情感非常有興趣, 常違反規定被罵,甚至也要面對"死神也有生命長短"的現實,不時還要面對惡魔如禿鷹般的趁亂打劫...不如說,這簡直是人間的翻版嘛! 第四集有一段命運與生存的爭論,很令人玩味。 " 死亡的確是命運所安排的。但生存...人們會怎麼活下來,並沒有明文規定。 " 惡魔的立場是人生不求時間長短但求品質(願望達成),死神卻要人類要跳脫命運,用自己的力量去開創可能性。兩者都存有完美主義,如同硬幣的一正一反。不知最後這迷糊死神君的命運會如何,但一定會被他的光明面(好矛盾喔)所感動!

羅斯福遊戲

Image
彷彿《半澤直樹》原班人馬重現,這個春季改編自同作者池井戶潤小說《羅斯福遊戲》(ルーズヴェルト・ゲーム)開播。不知是否因為半澤效應,看到唐澤壽明有如半澤上身般激動的演出,雖覺得誇張卻還是會跟著很熱血。青島製造所正值破產邊緣,與銀行的融資交涉卻也危機重重,甚至要以廢除野球部來彌補公司資產的破洞。隨著細川社長在商場的攻防戰,與另一條主線野球部的交替鋪陳,故事論述節奏明快、非常引人入勝。 這段場景巧妙地點題。 會長: 你知道棒球裡最有意思的比數嗎?是 8 比 7 。雖然比數交替上升的拉鋸戰也不錯,但我 還是更喜歡比數落後,一口氣追回來的比賽,比較有趣。 細川: 逆轉? 會長: 沒錯,只要逆轉就好了,細川。正因為在艱難的時候,才要舉辦青島杯。 細川: 這就是會長你的信仰嗎? 然後切換到青島杯比賽,製造部與野球部的比數從本來差 5 分,追到只差 1 分的 7 比 6 ,正是會長提到微妙的羅斯福比數。第九局下半場投手又是替補的狀況下,會長卻在此時拿公司所有的股份與細川打賭野球部的存亡。 他想賭的是人性。一般論之外的可能性,以及他對細川性格的認知,又或是經營公司如同賽局的一口氣。看來今年春季的日劇,頗有看頭囉。

從反服貿看新媒體使用

Image
其實我是個很節制使用媒體科技的人,所以儘管在台灣大家愛用 Facebook 記錄生活大小事,我對隱私這回事還是戒慎恐懼,要以最低限度曝光。 但最近我卻因為反服貿事件成天掛在臉書上,儼然是身邊最即時的消息來源,一來是早就不太看電視了,二來是這次反服貿事件讓我發現台灣電視台言論的偏頗。正如 3/23 那黑暗的一晚,我盯著臉書在看行政院現場的最新消息與畫面,還有什麼比朋友在現場能更真實的傳達新聞呢? 關於反服貿黑箱的事件,網路上相關的言論或專文已經很多,我純粹就媒體使用的差異列出幾個相關觀察: 首先是現代的學運發起與行動,社群媒體成為主流。正如 2011 年埃及茉莉花革命,青年群眾以臉書推特與手機攝影取材、分散點式的戰略( Tactics )突破媒體壟斷;社群媒體已經成為新世代的主要動員與成員聯繫方法。由於社群媒體能以文字、照片、影音等多媒體方式傳遞訊息,甚或擴大理念影響其他大眾。這次反服貿一開始流傳的 ” 服貿懶人包 ” ,就以最簡明扼要的方式,傳達給原本完全不了解服貿議題的大眾,營造新的社會民意與氛圍。 其次是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的斷裂。正如 3/18 學生攻佔立法院的那夜,反而是學生透過 iPad 以拖鞋固定來做現場直播,同時運用微型部落格 Tumblr 架設資訊站保持訊息流通,此刻的傳統媒體徒有 SNG 車也無法掌握現場連線。而 3/23 晚上行政院驅離事件中,只見媒體慣有的強調衝突流血畫面,或捕捉副秘書長蕭家淇的抱怨言論,企圖將學生污名化。而對照當時臉書上的社群動態宛如兩個世界,不難想像為何網友後來要集資買頭版廣告爭取發言權。 況且,新世代懂得如何運用社群媒體來反制傳統媒體。除了自製影片上傳至 YouTube 希望引起跨越國界的關注,也透過網路社群集資買台灣大報頭版、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廣告,也引起 BBC 、 CNN 等關注報導。面對媒體聚焦於學生佔領行政院如暴民般的行徑,網友反以集資 ” 加倍奉還太陽餅 ” 的幽默來轉移焦點。 最後是社群媒體也有沉默螺旋效應。自從太陽花學運發起,臉書先被相關訊息洗版,然後因行政院鎮暴事件引發網路 ” 臉書關燈 ” 活動,隨著事件發展情緒緊繃,因為立場不同而有 ” 互刪好友 ” 潮湧現,在社群中想維持中立不表態也相對困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

華爾街之狼談價值

Image
最近上映的《 華爾街之狼 》(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因為主角   Jordan Belfort 紙醉金迷與浪蕩不羈的經歷,激起平凡如我們競相進電影院 " 體驗 " 一下生活充斥金錢、毒品和性愛到底是什麼滋味,或許也是想了解所謂 " 超有錢人到底在想什麼 " 吧。雖然電影引發不少 " 倡導金錢主義 " 的負面批評與質疑,但可以從電影脈絡裡看出關於 " 金錢與價值 " 的主軸,關於金錢背後啟動人的動機與後續引發資源分享的議題,本片做了非常好的詮釋。   從占星的角度來看, Jordan  從事股票經紀人是運用管理他人資源 ( 八宮 ) 的工作,他從這裡發跡成功累積自己的財富 ( 二宮 ) ,發現一般被視為垃圾般 " 藍籌股 " 的資源,以高佣金創造新價值。爾後也累積這些越滾越大的獲利創立公司,積極豪放地擴散他的價值觀, 進而變成成功的事業家。 正如華爾街的迷人之處在於善用價值與金融的槓桿原理,亦正亦邪的是 Jordan  激起人想要賺錢的原點是「把握現在」:鼓勵員工盡可能賺更多錢,與同事比看誰能花更多錢、誰能過更瘋狂、奢華的生活。激起人性原欲(八宮)之外,也以戰將級單親媽媽作為案例,強調相 信人的潛力,充分詮釋追求金錢的萬能。 一直伴隨著嗑藥嫖妓、 揮霍如金的生活,有如膨脹的木星以為自己永遠能幸運逃脫。 享盡二宮物質感官、激發人的潛力資源到極致,也投射出物質與他人關係交織出的八宮問題。 諷刺的是  Jordan 意識到人生無常而戒毒之後,卻踢到鐵板被調查局探員盯上,最後八宮引發的考驗一樣都沒少:親密關係的破裂、性關係的混雜( Jordan 和 Danny 有點基情吧)、共有財產的爭奪等,最後得到被剝奪自我的十二宮監獄服刑。 最終  Jordan  有如直銷誓師大會般,不停挑戰聽眾: ” 誰能賣這隻筆給我? ” 儘管商業交易的貪婪氣息讓人羨慕又嫉妒,但那種總是發現新價值、充滿以小搏大的勇氣,才是能成為商業梟雄狼群的原因。

家的重新定義

Image
過年是回家團圓的日子,正如太陽回到前一年同樣的位置,人們也像鮭魚迴游般回到那個自己原點的地方。家,對於每個人來說意義也各自不同。 家的說文解字,由 「宀」和「豕」 組成,房子下面眷養著豬,意味家這個組織的功能就是提供養育生活,是共同生活為目標的團體,傳統由有血緣關係的一群人組成。 然而,這個時代的家,已經脫離了過去家族共生的生活模式,主要為核心家庭組成。自由小家庭嚴苛的代價,就是照顧小孩或爸媽兩老這件事變得非常沈重。所以現在夫妻想多生幾個小孩都要顧前顧後,因為以前大家族是一群人在養小孩、照顧老人,現在核心家庭要是沒有婆家或娘家的家人幫忙,只靠保母或療養機構的協助,沒有相當的金錢基礎真的很難。 換言之,奠基在浪漫的自由戀愛下,現在的小家庭同時很脆弱。如果夫妻的感情有了裂痕,現在的女性也有賺錢養家的能力,離婚的可能性相對變高。畢竟,帶著一兩個小孩生活也比古代脫離大家族的眾叛親離容易許多。 但這不代表疏離的現代人,為了追求自由就把家的夢想拋諸腦後。而是,家需要新的定義。如果既有的家已經無法維持養育、提供溫暖滋養的基本功能,那麼自行出走重組是一種選擇;或者沒有血緣關係的一群人,一樣能提供互相照顧生活的功能,那也是他們心中最溫暖、無可取代的家。 自己出生的家是無法選擇的,所以婚姻讓人有無限可能性的幻想,因為這是自己能選擇的。但現在的婚姻危機也高得令人卻步,不是嗎?害怕婚姻破裂之後背負的社會壓力與自我失敗的批評,所以有不少維持表面的婚姻。背後深層的斷裂出自於東方文化的我們,只接受西方自由戀愛的表面,卻沒有個人主義的裡子;忘了傳統的家其實是為了一群人的生存共榮存在,徒有表面夫妻的關係也被包容在家族裡。 或許,對於未來的每個人來說,家的定義會更為多元,人的一生當中,不同階段裡有不同的家人。那麼看似脆弱關係的背後,有更適合自己定義的穩固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