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地理學




這是難得熱鬧的下午,一年前離職的同事乙又鍋成為同事。

「我上 MSN了!」不太上線、也不太會用即時傳訊的同事甲說。
「妳成功上線囉?」同事乙以讚嘆不已的口氣回應。
「我可以跟妳要 MSN嗎?」此時經過的同事丙悄悄地說。

你大概很難想像,這是一群已經 4、 5年以上的一群同事們的對話。雖然同事這麼久,對方的手機卻還不曉得。

一起工作就是一起生活,但是這條準則在此辦公室不適用。
後來我和一個朋友談到這種詭異的現象,他卻覺得他可以做到這一點,和同事維持非常淡卻也不錯的關係,但是我隨即發現這是一個 place的問題。

以這個朋友的情況來說,他們有自己獨立的小辦公室,所以也不可能常去其他同事的辦公室走動,有充足的理由 "不熟 ";但是我們不一樣,因為我們沒有個人很獨立的空間,大家的位置非常近卻從不交談,有充足的理由 "熟 " 卻不熟,這就尷尬了。旁邊的同事開個抽屜拿出餅乾、或講個手機,其實大概都看、聽得清清楚楚,卻還要裝看不見、聽不到。雖說這是一種不要過問他人隱私的禮貌,但如果一天下來這麼近的鄰居,兩人卻只有「早安」和「再見」兩句話的交流,會不會刻意隔離到接近恐怖呢?

就比如自己住在木柵、爸媽住天母,
如果偶爾回家和家人吃個飯,這是很正常的。
但,要是自己的爸媽住在樓上,卻從不去吃飯或打個招呼,
這未免也太冷淡了吧?
這可能是個奇怪的比喻,不過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

這是一種從事活動與所需環境的落差問題,進而影響到看不見的人際關係。我們做的事情明明是需要極度專心的空間,但是我們身處的環境卻是在大家來來回回的走道旁,只能用耳機和無視於旁人的定力來營造 "一人世界 "。時間久了,大家學會一整天自動導航到 "目中無人、充耳不聞的模式 " 。

需要一個人的套房卻和一堆室友共用,
有一堆室友在旁但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我就坐在你旁邊,你卻從不與我交談。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經過他們的洗禮~
你的自動導航應該很精準囉!^^
小菲 said…
厚,還是很難。
有時候人家只是經過,我還以為要找我(自作多情)。當人家真的要找我,我還沈浸在耳機的音樂裡...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不變的東西

帶寶寶出國的媽媽懶人包

占星角度看二哥的離開,SHINee 成員的後續